這一章可以歸納為三點:異質(heterogeneous)的行為人、每個人都理性,以及悲劇在於長期投資人,受到短線投資人的行為影響判斷
一、關於理性
米賽斯在「人的行為」一書當中指出,當一個人依照自己相信的價值觀行為,就算是理性的,例如母親為了出征打仗的兒子祈禱,這個祈禱行為,就是理性的。
(所以我們不用去討論祈禱是否有用、要不要把祈禱的時間改來製作護具比較好…等問題)
[註:致富心態這一章其實沒講到米賽斯,但是筆者覺得很適合引用,可以現有上述認知後,再看第二段會有更深體會,於是在此就將米賽斯的理論,寫入這篇心得]
二、異質(heterogeneous)的行為人
金融市場上有不同種類、信仰不同價值觀的行為人,不可能用一個「代表性個人」來處理。
書中對於「應該花多少錢來買Google股票?」之討論,指出價格的是否合理,取決於投資人的身分:
1.如果是三十年的投資規劃,合理價格與未來三十年Google折現後的現金流分析有關。
2.如果想要在十年内變現,則需要分析未來十年科技業的發展潛力,以及Google的營運能力
3.如果想要一年内找機會賣掉股票,就要注意Google目前的產品銷售週期,還有是否會迎來空頭市場。
4.如果只是一個當沖交易員,那麼只需要在極短時間內進出套利。
於是乎,因為投資者的身分、目標、規劃、關注點的不同,對某一方看似不合理的價格,對於另一方而言卻可能是合理的。
三、悲劇在於受到不同種類行為人的影響,而影響了判斷:
但人會互相影響,長期投資人,看到許多短線進出玩家在高價購買股票,會認為也許自己沒看到某些訊息,於是跟著買進。
但這位長期投資人不知道的是,他所看到的高價買股票決策,是因為對方只想作當沖,並不打算長期持有,於是原本打算長期持有的人,就會受到傷害。
而在這些交易中,當沖者也算是一種理性。
(房價亦然,本章有用相同邏輯討論房價,在此省略)
三、作者建議
「在與金錢相關的事情中,很少事情比理解自己的時間規畫,以及不被玩不同遊戲的玩家所採取的行動與行為說服更重要。」
四、啟發
可以試試看用Agent based modelling方式,設定不同的異質行為人,並分析在不同種類不同人數的情況下,會有何影響,以及進一步分析如果某一類行轉換為另外一種類型的影響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