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4月24日 星期六

讀書筆記:關於James Coleman 之理論

一、

James Coleman 於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一書第1章中,提到的兩種解釋社會系統的方式:


1.第一種:對不同系統的同一行為進行樣本分析,或者對一個系統在特定時期內的不同行為(例如經濟週期)進行分析。

2.第二種:檢視系統變化的過程,包含系統的組成部份(component parts),component parts所指可以為個人、系統內的機構或小群體。


第二種方法以James Colman之論點,可以拆解為三個部份:

(1)Macro to Micro Transition(宏觀到微觀的轉變)

(2)Purposive Action on Individuals(個人有目的之行動)

(3)Micro to Macro Transition(微觀到宏觀的轉變)


二、

模式一相較於於模式二的劣勢:

1.以James Colman之論點為例:其認為個人行為的總合不等於外在的社會現象,傳統經濟學在個體與總體理論之間的聯繫十分脆若,被加總(Aggregation)或代表性個人的理論所掩蓋。但個人行為通常有目的,並不會僅追求效用最大化。

2.另外,經濟學家米賽斯於「人的行為」一書,第15章討論市場時,米賽斯指出,「市場不是一個場所、一件事物或一個集體單位。市場是一個過程,是眾多分工合作的個人行為、相互作用所驅動的一個過程。」...「每個市場現象,都可以溯源至市場社會成員的某些確定的選擇」

3.再以「理論的終結」一書中,作者亦提出「...互動具有複雜性,整體模型不是個體模型的總合...」(p.51)

4.綜合上述參考資料,個人以為,當社會科學追求「因-果」關係的時候,以第二種模式可以進行更細致的討論,而且,第二種模式的框假與現實社會之運作,更為貼近,此為模式二的相對於模式一的優勢。

例如James Colman 書中對於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經神的分析,從新教倫理到資本主義的因果關係,可以重新分析為新教倫理→個人價質觀→經濟行為→社會現象,如此更具解勢力,也有益於幫助吾人進行事件的判斷。

故相對而言,此即為模式一的劣勢:僅就兩個宏觀現象間尋找相關性或因果性,可能無法確實掌握到社會運作方式。

 


參考書目

社會理論的基礎,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作者James S. Colman鄧方譯1992

人的行為:經濟學專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作者Ludwing Von Mises,謝宗霖譯2017

Coleman, J. S. (1990).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. Harvard university press.

理論的終結作者:Richard Bookstaber何文忠顏天罡譯中信出版集團2018


2021年4月19日 星期一

古文冷笑話-「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」

以前會聽到人用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」來勸人學習。 

但這句出自莊子,原文下一句是「以有涯隨無涯,殆矣」

用有限的生命追求無限的知識,就死定啦~

2021年4月18日 星期日

史記孔子世家摘要

 [古籍讀書筆記]關於孔子

摘自史記 孔子世家


孔子在魯國的政治生涯


孔子年17,魯大夫孟釐子臨死前,告訴兒子說:「孔丘,聖人之後...吾即沒,若必師之。」 (「若」是「你」的意思)


心得1:孟釐子表示:我知道孔子不錯,但我過去幾年基於某些原因沒重用他,改派我兒子去拜師


孔子在魯、齊、宋、衛都有走動,但之後「魯復善待,由是反魯。」


孔子30歲,齊景公與晏嬰到魯,齊景公與孔子有過問答。


孔子35歲,到齊國,景公見孔子,但最後沒有任用(晏嬰持反對意見)


孔子52歲,孔子時任大司寇,齊魯兩國國君會面聊天於夾谷,夾谷之會最終是齊景公吃虧,之後還奉還一些城池給魯國


心得2:齊景公You see see you,當初發個聘書不就好了

      

心得3:孔子表示,職場最爽的事情,就是把當初拒絕你的公司業績打爆。


孔子56歲「由大司寇行攝相事」總之,就是宰相


齊國緊張,送出80名美女,魯國國君及大臣季桓子荒廢政事,孔子離開。


孔子60歲,季桓子病,感嘆說「昔此國幾興矣,以吾獲罪於孔子,故不興也。」季桓子告訴兒子「我即死,若必相魯;相魯,必召仲尼。」


心得5:

季桓子:曾經有個振興魯國的機會在眼前,但我那時候貪圖美女,孔子就離開了,我直到失去了才後悔莫及,兒子你當宰相後,記得把孔子找回來。


季桓子沒有在自己手上召回,改為由他兒子,這點讓人回想到前面孟釐子對兒子的交代去拜師一樣,你自己為什麼不去請人來當坐上賓呢?


背後有些文化及人情義理的因素,一開始不懂,後來有些理解。

但後來季桓子的兒子(季康子)本打算召回孔子,但旁人提醒:


當初你老爸跟孔子合作,結果沒有合作到最後,被大家笑,

如果你召回孔子,也沒辦法合作到最後,就會再次被大家笑了。

(同一個人失敗兩次)


季康子依旁人建議,改為召回孔子的門生冉求。


心得6:再次的,也是一些政治與人情義理的原因。


原文:冉求將行,孔子曰:「魯人召求,非小用之,將大用之也。」


心得7:孔子表示,你們這些魯國老屁孩的考量,我都懂。


原文:

子貢知孔子思歸,送冉求,因誡曰「即用,以孔子為招」云。


心得8:

子貢告訴冉有說,兄弟啊等你發達的時候,

要堂堂正正以官方名義,把老師請回魯國。

這段很感人,看出門人弟子對老師的關心,以及子貢性格與手腕。


到後來,冉求「為季氏將師,與齊戰於郎,克之」

經過一翻操作後,魯國「以幣迎孔子,孔子歸魯。」


心得9:還是要先立下戰功,累積一點跟老闆說話的資本。


「孔子之去魯凡十四歲而反乎魯」。


補充,其實當孔子在周遊列國時,已有學生當官:

例如「孔子弟子多仕於衛,衛君欲得孔子為政。」

2021年4月16日 星期五

禁歌與後面的抗議-「可憐的落魄人」

 以下節錄自2021.04.15的財訊雙週刊


「可憐的落魄人」 詞曲作者是卑南族人高子洋

卑南族歌手陳明仁1981年在專輯中收錄這首歌


歌詞如「你可以呀戲弄我,也可以呀不理我

就算你不再愛我,見面也該說哈囉」


觸犯了「詞意頹喪」、「意境晦淫」、

「曲調狂盪」、「文詞粗鄙」的禁令,

沒通過審查,不允許在媒體播放演唱


後來有人問陳明仁為何要唱這麼「流氣」的歌

他正色道:我再唱一次,請大家仔細聽


在心裡把歌詞的「你」換成「政府」

把「我」換成「原住民」試試看:


「每一次我見到了你,你總是斜眼看我呀瞪一眼

到底我是個落魄的人,請你可憐呀心上人」


一首乍看無厘頭的歪歌

竟然當場變成了悲傷的抗議歌曲



整理最近跟友人錄podcast之心得

最近滿有趣的體驗

進錄音室、下載免費授權音樂、剪接、於podcast host服務公司註冊

請人製作封面圖檔、上傳到服務平臺、

第一次上傳花較多的時間,等待spotify、i tunes、google播客的審核通過...


整理心得:


1.要寫好討論綱要

2.講話一句跟一句中間, 如果停頓沒關係, 比較好處理, 只要把空的那幾秒剪掉即可

3.相對的, 講太快比較不好處理, 或者同一時間兩人講話, 也不好剪

4.因此. 安排一個人用旁觀者角度控場會比較好, 可以直接卡段要求重講, 再剪接

5.如果一次的錄音有可能分割成不同集, 要先錄號不同集的片頭: "大家好, 今天聊點OOO...我們請到了某某某..."

6.上次借的錄音室, 可能是設備關係, 只要超過30分鐘會自動另存新檔, 跳檔案不利剪接, 因此要掌握好時間, 可能30分鐘為單位, 而這一個30分鐘剪成一集

7.相較於講一小時, 我會偏好15分鐘4集, 是考量有些人可能較沒耐性

剛好最近看到一個類似笑話:

拍一部電影六個小時太長沒人想看, 但是改成十集的連續劇, 很多人會一天追完

8.注意語助詞,例如句子一開的"那"這個,或者結尾用"這樣子"三個字。 不過這些都很好剪掉。

9.備忘: 下次可以找看看語音轉文字的網站或軟體, 再把podcast的內容轉換為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