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8月29日 星期六

摘要三本近期閱讀書籍當中關於台灣意識之片段

 整理近期閱讀三本書:


壹、蔡東杰,冷戰、霸權制序與兩岸外交,2019年,暖暖書屋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

...中華民國1971年退出聯合國,蔣經國1973轉換外交策略,提出「總體外交」,即除了形式上的外交關係外,也注意本質上的外交,如商務代表團、貿易代表處、遠東貿易中心甚至孫中山中心等。

能順利轉換主因在美國,因種種原因美國至1979年底才與北京正式建交,臺灣自1971-1979可以在繼續維持與美國邦交的情況下,逐步調整其對外關係..


...過去台灣在兩岸關係中的競爭手段,主要是透過依附於美國的全球「反共」意識型態來對抗中共,由於華府邁向和解(註:1979年建交)使此種口號不復具有正當性,台灣乃背迫將主權競爭戰場由「意識型態」轉向「制度差異」之爭,此即1981年國民黨通過《慣徹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案》,並用「一國兩府」或「一國兩區」來回應大陸的「一國兩制」,以爭取平行對等談判地位之緣故。...


...大體來說,台灣在1987年「解嚴」與1989年北京的「六四」事件,不啻為此際兩岸關係帶來重大變數,前者激發了民主化運動,且在自我認同升高的同時,既讓擴大國際參與成為具共識之對外意題,加上自1970年代以來向大陸傾斜之外交壓力所累積之抑鬱,以及配合國際上對中共人權議題之撻伐聲浪,於是一度強化了兩岸之外交對抗。...


貳、胡為真,國運與天涯,2018年,時報出版

...聯合國的代表權在1971年易手後,大陸在國際組織上的作風是趕盡殺絕,外交上和其他國家建交時,也一定強調是「一個中國」,要求對方選邊,要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中華民國?所以臺灣許多人士受到如此打壓,自然而然就避諱了「中國」。...


參、鄭鴻生,重認中國,2018年,人間出版社。
作者論點整理:

一、關於從正反兩面分析台灣民族主義的建構:

(一)台灣民族建構的歷史條件
1.脫亞入歐的現代化追求:
日本在台所進行的現代化工程,為新的民族想像提供了否定過去的武器,對舊有文化的自卑感,轉成了否定中國身份的心理條件。台灣菁英想直接跟西方最先進者連結,而非透過北京或上海轉一手,與中國大陸競逐誰更現代化的心理,為追求現代性的底層心理機制。
2.親美反共意識:
對中國的否定,除了來自現代化因素外,也弔詭的發生在國民黨政權時期,因親美反共意識,為台灣的民族主義事業清除了思想上的抗體,將中國大陸視為對立的他者。此親美反共的思想框架,日後轉變為親美反中,為一樣的意識形態與一樣的對立面。

(二)台灣民族建構的歷障礙
1.清末以來的中華民族主義,以及國民黨強化了關於中華民族建立的物質/非物質元素,如台北故宮文物,又如現實的「台澎金馬」領域,金馬人是否為新台灣人?此為台灣民族想像所內涵的矛盾。
2.文明包容觀為台灣人長久以來的潛意識,把相同文化和宗族連帶的都認為是自家人的心理底層機制。
3.排它性問題。台灣人這名稱因為歷史原因,與講閩南語的移民緊緊綁在一起,成為後來台灣人政治運動難以避免的身份核心。李登輝為解決此排他性,提出新台灣人之名詞,企圖涵蓋本省外省客家原住民等,但並不成功。

二、關於「歷史虛無主義的空洞主體」:

...台獨運動看似對過去在台灣曾經存在的所有政權一視同仁,包擴統治台灣長達二百多年的清朝及之前的明鄭。如此就將這兩百多年間移民台灣的閩南民族,也就是如今台獨運動的主要成份,歸類為外來政權的後代了。這種自我否定就難以避免的要去鄙視自己的先祖,否定自身的來歷,割斷自己的歷史,包括遺忘日據時期台民抗日史與前清先民的勞動成果,進而棄決閩南文化的主體。...

...問題在於我們台灣人的文化、語言與先祖都是與中國/閩南如此難以切割,我們的心理結構與行為模示也都是那麼的中國/閩南。...

...台灣民族建構者如此一方面倡言台灣人的主體性,另一方面卻在切割自己的歷史傳承,以否定中華文化組成部分的閩南文化為代價,來自我掏空,這是台灣民族建構最大的內在問題。...



三、關於和解之可能性:

...因此只要身分問題一日不解,台灣內部就一直會有「非台灣人存在,這些心理障礙顯示李登輝理想中的「新台灣人」的困難所在。所以說族群政治雖是台獨運動做有效的武器,卻由於其必然製造台灣的內部衝突,又是其罩門。

...這無疑是身份政治上的一大弔詭,就是說,前面有閩南語族移民所建立起來的台灣人身份的局限性,必須在不拒絕中國人身份(註:應為歷史與文化層面)的條件下才能被打破,才得以鬆綁開放,容納所有的台灣人民,包括原住民、客家、外省、外籍配偶,所有住在台灣而想擁有台灣人身份的任何人。這才會是李登輝「新台灣人」真正確立的時刻。...
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