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7月19日 星期日

[讀書筆記]萊茵河哲學咖啡館

[讀書筆記]萊茵河哲學咖啡館
關於人我關係

這本書的內容豐富,在此先摘要兩個章節:
第16章,介紹了德國社會學家羅薩(Hartmit Rosa, 1965-)
羅薩提出了共鳴(Moderne)之理論:

好的生活不是累積更多資源,而是擁有豐富的共鳴經驗
共鳴不僅止於人跟人之間,還包含了人對於整個世界

例如: 在觀賞藝術品、在教堂祈禱、在大合唱當中,
或者獨自一人面對大自然的壯麗,
此時,人會有一種昇華的時刻

共鳴是一種個人與外在世界連結的體驗,
如果不快樂,也許所處之地點不是關鍵
而是在於改變自己與世界的關係

因此我們可以用共鳴的角度,來處理主體-客體的關係
若單純的堅持以自己的節奏存在,此時不論處於鄉間或城市
都無法產生共鳴

第18章,介紹到布伯(Martin Buber, 1878-1965)
布伯認為,人類的存有關係,根本性的可以分為兩種
1. 我-它 (Ich- Es)
2. 我-你 (Ich Du)

在我它關係中,代表的是我與對方的疏遠、無關
在我你關係中,是一種邂逅與夥伴關係
這是截然不同的態度

另外,布伯認為,沒有「我」本身,只有「關係當中」的「我」
而從「我你」的人類「共存關係」,才能進入「精神本質」

也從「我你」關係中,存在人神對話的可能。
要感受到神,先肯定「你」,並在「你」中肯定「我」的存在。


以下為個人心得:

生命中許多面臨的問題、或者社會上許多的現象
可能來自於了「我-它」關係過多,「我-你」關係過少
也可能因缺少共鳴,而使得人對外冷莫對內空虛


在閱讀中直接想起的,是儒家所提的「仁」
以及「親親仁民、仁民愛物」
乃至於用世界共鳴的角度來思考「天人合一」

但在此引出一個可以持續討論的問題: 
當只有一個人的存在,如何感受到自我,甚至感受到上帝/天

若用「我-它」、「我-你」關係來看,可能很難
但若依羅薩所提共鳴理論,似乎一人也是可以的

未來若有機會辦實體讀書會,可以大家多交流
討論對於自己的心及對於外在的世界
是如何體認與如何自處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