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
《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》這本書由史蒂芬柯維(Stephen R. Covey)與其長女共同完成,並且於史蒂芬柯維身故之後出版。
該書主要強調的是「向上心態」,但與其說是一個新提倡的理念,不如說是對於生涯其他著作的綜合詮釋,也就是說,「向上心態」是一個一以貫之的概念,涵蓋了史蒂芬柯維所關注的議題。
對於這種思想的延續性及概括策略性,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個例子來看,在《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》書中,有提出一個問題:如果我們能夠出席自己的喪禮,會希望看到那些人前來觀禮、這些人如何懷念我們?又或者,當我們現在為自己草擬一份訃聞,會希望文章內怎麼寫?這個人個性如何、做過什麼樣的事情、留給後人那些深刻的回憶、
留下了哪些遺緒?
二、
上述的討論問題,其實也出現在作者早期的暢銷著作:《與成功有約》,書中分別討論:主動積極、以終為始、要事第一、雙贏思維、知彼解己、統合綜效、不斷更新這七個習慣。在該書關於要事第一的討論章節,其實也有使用「假設參加自己喪禮」這樣的內容。
另一方面,對於什麼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?這已牽涉到個人深層價值觀的問題,也因此作者另外有一本書,討論《第8個習慣》:傾聽內心的聲音,並且幫助他人找到內心的聲音。
此外,《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》也提到,當外界給了一個刺激,我們有自主權可以選擇回應的方式,但細究下去我們會發現,選擇使用哪一個回應方式,洽洽是奠基於我們所追尋的價值觀,或者我們自己賦予自己的使命、我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。
三、
筆者以為,上列的過去著作所探討的習慣,包含本書所提到的一些應對進退方式,可以說是「靜態」,討論了不同習慣,甚至我們可以發現不同的習慣之間,會彼此交錯關聯,例如,《與成功有約》當中所提出,而且在《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》這本書也
有出現的習慣:「要事第一」,吾人可以發現,關於衡量哪些事情是重要的,又牽涉到另一個習慣「以終為始」,還有「內心的聲音」。即,各項習慣之間是相關而非分立的,並且會共同反應在某一個行為上,有時候我們的一個舉動、或者一個行為,是複數
多個習慣的綜合體。
這些「靜態」的工具,不斷的出現在《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》這本書當中,無論是討論如何以真心待人,或者討論作出勇敢的抉擇等等,乍看之下,會以為這本書的內容跟舊作有些相似,但本書有一個最大的差異,在於:「動態」
四、
《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》最大的特色,是在寫作上強調了「時間」這個主軸,本書的章節分類方式,係採用中年掙扎、成功的巔峰、改變人生的挫折、人生下半場這四個章節,分別討論在不同的情境當中,如何追求向上。
準此,關於「向上心態」,這個貫穿《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》的主軸,吾人不應當視為是一個作者的新概念,而是作者的一個最終的概括性思考邏輯,是一種思考的方法,作者引導我們思考,在人生的不同階段,如何成為一個積極有正面影響力的人? 而每個人的生命歷程當中,總會有興衰起伏,又或者隨著時間的推移,不得不離開原本熟悉的舞台(退休),在這些各種外在情境的變化中,如何穩住內心,持續的向上發展,成為了本書的關注議題。
五、
吾人以為:
就「靜態」的角度而言:何謂向上? 人為何有動力要向上? 這個涉及個人的自我了解與定位、價值觀取捨,因此不會脫離作者以前提出的第八個習慣,另一方面,在努力進行向上的這些過程,也無法脫離作者過去提出的七個習慣,這些內容可以從過去的著作中找到。
但,就「動態」的角度而言,本書以人生的四個時態為章節,可以幫助不同階段的讀者,尋找對應生活的方式,並且用向上心態,作為一個涵蓋諸多習慣的綱領。
例如,面對退休這個時間點,我們不必採用工作與退休的二分法,而是用我們作人是否有「做
出貢獻」來思考,退休離開一份工作岡位的人,依然可以運用過去所累積的資源、經驗,保持內心的熱情,與他人產生良性互動。
六、
在閱讀《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》這本書中,另外讀到一個意外的訊息:史蒂芬柯維與《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》這本書的作者是哈佛商學院同學!
《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》的書名看似八股,但是作者的動機很值得省思:哈佛商學院同學每隔一段時間開同學會,一開始聚會的時候,人人意氣風發,但是再隔幾年後,有人離婚,有人離婚第二次,更有甚者,某些同學因為幫企業作假帳而身陷囹圄。
基於這個寫作動機,《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》這本書討論了如何樂在工作、如何圓滿人生,以及如何秉持誠正的原則。
因此我們可以推論,當史蒂芬柯維處於生命晚期,跟女兒討論撰寫這本《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》的同時,一方面討論到如何選擇漸強而非漸弱的人生、人生要找到自己的使命,並且以使命為重心(而非事業)、努力的擴大自己影響圈….等議題的時候,可
能也會想到這些同學。
七、
本書從中年掙扎、成功的巔峰、改變人生的挫折及人生下半場這四個生命狀態為切入點,討論在每個不同狀態間,如何面對與因應,並且持續向上。
作者在每個狀態中,都有搭配音樂譜表的記號,如延音、強、斷音最緩版、漸快,來比喻所處的狀態,如延音代表中年的掙扎,因此,作者也用此隱喻,詢問讀者要如何演奏出代表自己生命的歌曲。
例如在前面提過的,用「是否有做些事情帶來貢獻」這個思維,取代「上班與退休的二分法」,因此,對於目前尚未退休的人,要思考的是,自己只是上班領薪水,或者也是要對於所面對的人事物,作出貢獻? 更進一步而言,則是「自我」與「他者」之
間,如何建構關係?
筆者曾經訪談一位退休的分行經理,請問他退休後是否有空虛感?他引用聖經的段落:「仗我已經打過了,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,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」,並表示因為在職的時候都有盡心盡力,退休後當然沒有遺憾與空虛,退休後繼續進行公益活動,
生活依舊充滿動能。
也祈願如此的精神,可以分享到每一個人心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