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設A公司產品主要外銷收美金
但是在台灣的借款是以新臺幣為主
依照原本的規劃, 打算等美金貨款收到後, 結匯為新臺幣再還銀行
但是美金一路升值, 造成了一些麻煩:
假設原本欠銀行新臺幣3000萬, 匯率美金對臺幣30
只要賣掉100萬美金即可
如果匯率來到27, 則需要美金111萬元
用通俗的話說, 就是「現賣現虧」
站在財務人員心理, 也會想說是否會回到28、29?
或者說「就像變了心的女朋友一樣不會回來了」?
這是個糾結點
實務上, 會看到一些公司,
對於舊有的新臺幣借款, 以借新還舊方式展期,
雖然有多的利息成本, 但一來新臺幣融資成本目前偏低,
二來相較於龐大的匯兌損失, 這些利息成本還是可以接受的
於是就會看到新臺幣負債掛著, 美金收到的貨款也掛著
不過, 也是會看到一些台商, 認為臺幣暫時不會再貶值了
就收到美金後馬上換掉, 也不留戀
哪一種操作比較好, 要看各財務人員自行判斷
但多少做點遠匯避險, 是應該的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